RedisCluster构建批量操作探讨

RedisCluster构建批量操作探讨

前言

众所周知,jedis仅支持redis standalone mset,mget等批量操作,在最新的redis cluster中是不支持的,这个和redis cluster的设计有关,将不同的实例划分不同的槽。不同的key会落到不同的槽上,所在的实例也就不同,这就对jedis的批量操作提出问题,即无法同时支持多个实例上的批量操作。(理解可能不是很深入,希望有人看到可以指教一下)

分布式储存产品存储方式

在分布式存储产品中,哈希存储与顺序存储是两种重要的数据存储和分布方式,这两种方式不同也直接决定了批量获取数据的不同,所以这里需要对这两种数据的分布式方式进行简要说明:

  1. hash分布:
    hash分布应用于大部分key-value系统中,例如memcache, redis-cluster, twemproxy,即使像MySQL在分库分表时候,也经常会用user%100这样的方式。
    hash分布的主要作用是将key均匀的分布到各个机器,所以它的一个特点就是数据分散度较高,实现方式通常是hash(key)得到的整数再和分布式节点的某台机器做映射,以redis-cluster为例子:

    问题:和业务没什么关系,不支持范围查询。
  2. 顺序分布
  3. 两种分布方式的比较:
分布方式 特点 典型产品
哈希分布 1. 数据分散度高
2.键值分布与业务无关
3.无法顺序访问
4.支持批量操作
一致性哈希memcache
redisCluster其他缓存产品
顺序分布 1.数据分散度易倾斜
2.键值分布与业务相关
3.可以顺序访问
4.支持批量操作
BigTable
Hbase

分布式缓存/存储四种Mget解决方案

1. IO的优化思路:

  • 命令本身的效率:例如sql优化,命令优化
  • 网络次数:减少通信次数
  • 降低接入成本:长连/连接池,NIO等。
  • IO访问合并:O(n)到O(1)过程:批量接口(mget),

2. 如果只考虑减少网络次数的话,mget会有如下模型:

3. 四种解决方案:

(1).串行mget

将Mget操作(n个key)拆分为逐次执行N次get操作, 很明显这种操作时间复杂度较高,它的操作时间=n次网络时间+n次命令时间,网络次数是n,很显然这种方案不是最优的,但是足够简单。

(2). 串行IO

将Mget操作(n个key),利用已知的hash函数算出key对应的节点,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这样的关系:Map<node, somekeys>,也就是每个节点对应的一些keys 。它的操作时间=node次网络时间+n次命令时间,网络次数是node的个数,很明显这种方案比第一种要好很多,但是如果节点数足够多,还是有一定的性能问题。

(3). 并行IO

此方案是将方案(2)中的最后一步,改为多线程执行,网络次数虽然还是nodes.size(),但网络时间变为o(1),但是这种方案会增加编程的复杂度。它的操作时间=1次网络时间+n次命令时间

(4).hash-tag实现

第二节提到过,由于hash函数会造成key随机分配到各个节点,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强制一些key到指定节点到指定的节点呢? redis提供了这样的功能,叫做hash-tag。什么意思呢?假如我们现在使用的是redis-cluster(10个redis节点组成),我们现在有1000个k-v,那么按照hash函数(crc16)规则,这1000个key会被打散到10个节点上,那么时间复杂度还是上述(1)~(3)

那么我们能不能像使用单机redis一样,一次IO将所有的key取出来呢?hash-tag提供了这样的功能,如果将上述的key改为如下,也就是用大括号括起来相同的内容,那么这些key就会到指定的一个节点上。
例如:

例如下图:它的操作时间=1次网络时间+n次命令时间

4. 四种批量操作解决方案对比:

方案 优点 缺点 网络IO
串行mget 1.编程简单
2.少量keys,性能满足要求
大量keys请求延迟严重 o(keys)
串行IO 1.编程简单
2.少量节点,性能满足要求
大量node延迟严重 o(nodes)
并行IO 1.利用并行特性
2.延迟取决于最慢的节点
1.编程复杂
2.超时定位较难
o(max_slow(node))
hash tags 性能最高 1.tag-key业务维护成本较高
2.tag分布容易出现数据倾斜
o(1)

总结

目前我们项目中采用第一种方式,使用多线程解决批量问题,减少带宽时延,提高效率,这种做法就如上面所说简单便捷(我们目前批量操作类型比较多),有效。但问题比较明显。批量操作数量不大即可满足。最近研究cachecloud发现搜狐他们采用第二点,先将key获取槽点,然后分node pipeline操作。这种做法相对比第一种做法较优。推荐第二种方法,后期对性能有要求的话,考虑修改成第二种方式。
附加cachecloud-client代码中mget追踪路径
类PipelineCluster======>mget======>类pipelineCommand=====>run=====>getPoolKeyMap====>getResult

参考

[1]http://carlosfu.iteye.com/blog/2263813
[2]https://github.com/sohutv/cachecloud/wiki/5.%E8%AE%BE%E8%AE%A1%E6%96%87%E6%A1%A3